返回
品味句子网
菜单
伤感句子 伤感语句 伤感短句 伤感语录 伤感短语 句子大全 说说文案

关于学习的成语故事50(短句58句精选)

来源:句子大全 发布时间:2023-10-17 11:22:13 点击:59次
品味句子网 > 句子大全 > > 关于学习的成语故事50(短句58句精选)

关于学习的成语故事50

1、(提示)比喻不知道变通或妄想不经过努力而侥幸得到成功。(关于学习的成语故事50)。

2、(提示)本意为因高兴而忘掉一切。现多形容浅薄的人得志,高兴得无法控制自己。

3、三国时,为联合抵抗曹操,孙权将南郡借给了刘备。后来孙权要收回,可刘备不愿归还。周瑜设下美人计,招刘备来东吴与孙权的妹妹结婚,然后扣住刘备,逼他归还南郡。刘备按诸葛亮给他的藏在三个锦囊中的三条计策行事,结果在他的保护下,安全地回到了荆州。

4、(注释)锦囊:封藏机密文件或诗稿的织锦口袋。

5、(提示)形容工作马虎、敷衍了事,过一天算一天。

6、  惠施是庄子的好朋友, 被称作惠子。他是宋国人, 曾做过梁惠王的宰相。惠施认为, 万物流变无常, 因此,一个东西不可能有相当固定的时候。他说“: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就是说, 太阳刚正中就偏斜, 万物刚生出就已死去。这是从时间长流的观点来看, 惠施认为, 无物不变, 无时不动。他认为, 任何东西的性质都是相对的, 因此, 事物之间也就没有绝对的区别。他说:“天和地卑, 山和泽平。”就是说, 天和地一样低, 山和湖一样平。他用诡论的方式说明, 天地万物是一体的。他提出了“太一”、“ 小一”,“ 大同异”、“ 小同异”等观点, 认为万物相同, 也完全相异。

7、春秋时,楚庄王当国君的前三年,只知享乐,不管国事。申无畏出了个谜语让他猜:“有只大鸟,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笑着说:“这只鸟,要么不飞不鸣,要飞就直冲云霄,一叫就让人震惊。”从此,他励精图治,成为霸主。(关于学习的成语故事50)。

8、西汉著名的文学家枚乘,擅长写辞赋。他在吴王刘濞那里做谋士时,反对吴王反叛朝廷。他劝吴王:“用一缕头发系上千钧之重的东西,下边是深渊,头发丝一断,那东西你就别指望重新得到了。你谋反朝廷,危险的程度就像这头发丝一样。”刘濞不听,其兵反叛,最终被朝廷的大军消灭。

9、《一年级的小豆豆•书桌里的秘密》狐狸姐姐著

10、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智勇双全,击败了秦国的阴谋,维护了祖国的尊严,被任命为上卿,老将军廉颇不服气,扬言要当众羞辱他。蔺相如知道后,尽量躲避。他说:“秦国不敢来犯,就是因为我们文臣武将团结一心,为了国家,不必计较个人恩怨。”廉颇听说后,很惭愧,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认错。

11、释义: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12、“刺股”的故事见于《战国策·卷三秦一》: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

13、释义: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14、古时候,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琴弹得非常出色。有一天,他带琴出游,只见远山如画,河流清澈,一头牛正在河边吃草。这美丽的景色让他兴致大发,就对着牛弹起琴来。尽管琴声动人,可是那头牛好像没有听见一样,他很生气。这时,有个过路人对他说,不是琴弹得不好,是牛听不懂啊。

15、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16、研究证明:学习是学习者态度的函数,而不是复习遍数的函数。——杰克布威特斯

17、(提示)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现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

18、传说吕洞宾等八位神仙途经东海去仙岛,只见巨浪汹涌。吕洞宾提议各自投一样东西到海里,然后各显神通过海。于是铁拐李把拐杖投到水里,自己立在水面过海;韩湘子以花篮渡水:吕洞宾、蓝采和、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也分别把自己的萧、拍板、纸驴、鼓、玉版、竹罩投到海里,站在上面逐浪而过。八位神仙都靠自己的神通渡过了东海。

19、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此典的其它形式有:“下帷(帏)”、“下书帷”、“闭户垂帷”、“垂帷闭户”等。

20、(提示)比喻作文或讲话时,加上一两句关键的话会使内容更精辟有力。

21、在楚国的一个练武场上,许多射手在比武射箭,有个射箭能手养由基,连续几次射中靶心,有好事者说:“射中靶心,还算不了什么。能射中百步之外的柳树叶子,那还差不多。”养由基站稳脚步,张弓搭箭,一箭射在了百步之外的柳树叶子上,大家都拍手叫好。

22、春秋时,吴、越两国相邻,但彼此之间争端不断,战争频繁。有一次,两国的人同乘一条船渡江,船到江心,狂风突起,大浪滔天,眼看着就要翻船。在这危急时刻,人们忘记了过去的仇恨,齐心协力,共同排除险情,使渡船安全地到达了岸边。在船上的两国人就像一家人一样。

23、(提示)比喻得到与自己很投合的人或很适合自己的环境。

24、春秋时,秦、晋两国之间发生了战争,结果晋军大败,晋惠公也被秦俘获。秦穆公对晋国的君臣们说:“尽管晋惠公忘恩负义,但我是不会将你们当俘虏押回秦国的。”晋国的大臣们说:“我们是跪在您的下风头,希望您在上风头说的话能算数。”

25、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26、从前,有个穷书生碰到一位道士。睡觉时,道士拿出一个枕头交给他,说道:“你枕着这个枕头睡一觉,就可以获得你想要的生活。”这时,店主正在煮黄粱米饭,穷书生睡着后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生活得十分阔绰,官运亨通。最后梦见自己快要病死时,忽然惊醒。醒后,看见道士依然站在他的身边,而店主的黄粱米饭还没有煮熟。原来自己享受了几十年的荣华富贵,不过是短暂的一梦而已。

27、后来,人们用“运甓”表示励志勤力,不畏往复;用“运甓瓮、运甓人”等指不安攸闲,发奋功业之人。10个古人勤学的成语故事概括3温舒编蒲

28、接竿而起(陈胜)出自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释义: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

29、汉朝时,有一人叫匡衡,勤奋好学。家里很穷,白天必须干活,晚上他才能读书。但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他的邻居家一到晚上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对邻居说:“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

30、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

31、 圆木警枕: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醒,不会懒惰。形容鞭策自己,勤奋不懈。

32、  战国时期的苏秦是一个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在年轻的时候学问并不多,到了好多地方都没有人关注,即使有雄心壮志也得不到重用,于是他下定决心发愤图强努力读书。由于他经常读书读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候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33、(提示)比喻所做的事情不能欺骗别人,只能欺骗自己。

34、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不是你们能比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

35、释义:五代后周时,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部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天子。后比喻发动政变获得成功。

36、(提示)形容工作马虎、敷衍了事,过一天算一天。

37、据说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是合在一起的,一片混沌,像一只大鸡蛋。而人类的祖先盘古,顶破了“蛋壳”。其中轻而清的物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下沉,变成了地。盘古头顶天,脚撑地,天升高一丈,地加厚一丈,盘古也高一丈,用了一万八千年,盘古完成了开天辟地的任务。

38、形容抓紧时间学习的典故。语出《三国志·魏书·钟繇华歆王朗传》裴松之注解所引《魏略》:“(董)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39、北宋年间,洛阳镇守钱惟演在城里修了一座驿舍,特请本城文豪谢希深、尹师鲁和后起之秀欧阳修,各作一篇文章。尹的文章用字最少,而且洗练生动。欧阳修暗暗称赞,当晚便去向他虚心请教。事后又把自己的文章重新改了一遍。尹师鲁看后,感慨地说:“欧阳修进步真快,简直像一日前进一千里一样。”

40、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41、形容闭门谢客、专心读书学习的典故。语出《史记·儒林列传·董促舒》:“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

42、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43、玄感遂倾心结纳。”后人遂以“书横牛角”、“角挂经”、“茧栗挂汉书”、“束书牛角”、“书挂(牛)角”、“牛角之悬”来形容勤奋读书。或以“挂犊之才”、“牛角书生”来指勤奋学习而才思卓捷的书生。

44、出自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45、(提示)比喻有大才能的人要经过长期磨练,往往成名较晚。

46、释义: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47、汉朝时期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

48、三国时有个名医华佗给两个发烧头疼的人看病,用了不同的药。两人觉得奇怪,为什么同样的症状,却用药不同?华佗对他们说:“你的病是由内部伤食而引起的,他的病则是外感风寒受了凉而引起的。”服药后,他俩的病果然很快便好了。

49、愚昧从来没有给人带来幸福;幸福的根源在于知识。——左拉

50、(提示)比喻作文或讲话时,加上一两句关键的话会使内容更精辟有力。

51、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52、在上古时候,洪⽔经常泛滥,每次都有数以万计的农⽥被淹没,⽆数的村庄房屋倒塌,很多的百姓流离失所,⽆家可归。⼤禹⾯对洪⽔肆虐,⼗分忧虑,决⼼竭尽所能,彻底制服洪⽔。他奔⾛各地,带领众⼈全⼒疏通沟渠,引⽔⼊河,引河⼊江,再引江⼊海,终于取得了治洪的胜利。

53、出自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54、三国时,有个叫崔林的人,年轻时既没成就又无名望,被亲朋好友看不起,只有堂兄崔琰常对人说:“才能大的人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就,崔林以后一定能成大器的。”后来,崔林果然在魏文帝曹丕当政时做了大官。

55、古时候,边塞有位老人,人称塞翁。有一天,他丢了一匹马。别人来安慰他,他说:“这不一定是坏事。”后来,丢失的马带回来一匹好马。大家来祝贺,他说:“这不见得是好事。”不久,他儿子骑这匹好马时,摔瘸了腿,他说:“没准是好事呢。”后来爆发了战争,他的儿子因腿瘸没有当兵而活了下来。

56、答:小学1-6年级老师和家长都可以引导孩子参加。

57、春秋时,有个急性子农夫,他插下秧苗后,好几天也不见秧苗长高,心里着急,就把自己田里的秧苗挨个都拔高了一些。他累得筋疲力尽,回到家里,得意地对儿子说:“我干了一天,总算帮助秧苗长高了一些。”儿子连忙跑到田边去看,只见秧苗全都被太阳晒得枯死了。

上一篇:爱国素材人物事迹简短(短句97句精选)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句子大全

  • 关于学习的成语故事有哪些(短句30句精选)
  • 以爱祖国为主题的征文800字(短句49句精选)
  • 爱祖国的作文优秀作文(短句67句精选)
  • 关于学习的成语故事简短(短句51句精选)
  •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配画(短句9句精选)
  • 关于学习的成语是哪些(短句24句精选)
  • 关于学习的成语及典故(短句23句精选)
  • 关于学习的成语接龙(短句64句精选)
  • 关于学习的成语和名言(短句25句精选)
  • 关于学习的成语作文(短句50句精选)
  • 关于学习的成语四字成语(短句58句精选)
  • qq炫舞超拽的网名【网名精选118个】
  • 单身求偶的网名【网名精选92个】
  • 有辨识度的网名非主流【网名精选67个】
  • 绅士一点的网名两个字【网名精选87个】
  • 绅士的微信网名【网名精选58个】
  • 句子大全相关栏目

    推荐句子大全

  • 莫言关于女人的一段话(短句70句精选)
  • 中秋节古诗词的100首(短句4句精选)
  • 闪闪发光aabc式词语(短句17句精选)
  • 只要也造句二年级上册(短句34句精选)
  • 得意造句一年级简单(短句44句精选)
  • 乙肝五项是什么(短句78句精选)
  • 有气势的爱国口号(短句14句精选)
  • 昆虫记摘抄1000字(短句58句精选)
  • 最新句子大全

  • 关于学习的成语故事50(短句58句精选)
  • 爱国素材人物事迹简短(短句97句精选)
  • 赞美祖国手抄报内容(短句42句精选)
  • 关于学习的成语故事有哪些(短句30句精选)
  • 以爱祖国为主题的征文800字(短句49句精选)
  • 爱祖国的作文优秀作文(短句67句精选)
  • 关于学习的成语故事简短(短句51句精选)
  •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配画(短句9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