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品味句子网
菜单
伤感句子 伤感语句 伤感短句 伤感语录 伤感短语 句子大全 说说文案

苏格拉底之死的评价(短句104句精选)

来源:句子大全 发布时间:2023-04-27 10:27:04 点击:59次
品味句子网 > 句子大全 > > 苏格拉底之死的评价(短句104句精选)

苏格拉底之死的评价

1、作  者: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David(苏格拉底之死的评价)。

2、但是,最令人感到尴尬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哲学恰恰在追求“为人服务”的过程中彻底忘掉了“人本身”。

3、但是,历经所谓的实践哲学危机、科学哲学危机和语言学哲学危机的三次“绝症”之后,哲学这次真的无力回天了,而且必须寿终正寝了。(苏格拉底之死的评价)。

4、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的孔子,这是因为他们都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并不是靠军事或政治的力量所成就的,而是透过理性,对人的生命作透彻的了解,从而引导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

5、我想,伊文努斯真是一个幸福的人,如果他真的掌握了这种技艺,教导别人时还只收取这么少的费用。如果我也有这种知识,我会感到很自豪、很满意,可惜我并没有,先生们。你们中可能有人要打断我说:“苏格拉底,你的才能是什么呢?不正是因为这些才能你才会被诽谤吗?如果你不使自己忙碌得与众不同,所有这些谣言和议论都不会产生,除非你做了一些与众不同的事。告诉我们是怎么回事,这样我们会更谨慎地对待这个案件。”这样的要求是很合理的,我会告诉你们到底什么东西导致了我的这个名声和对我的诽谤。

6、这幅画让小编想到了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十二使徒在画中也是形色各异,陪同着耶稣渡过最后的时刻。他们的结局也是一样,苏格拉底与耶稣都死了,留下的是不朽篇章。但其实,苏格拉底本可以不死的。

7、我们可以设想:能不能订一条戒律放在那儿,不准民主制在运行过程中做出此类裁决,以维持制度的圆满和稳固呢?似乎不行。既然是以民意为最终裁决,那么任何民意以外的东西,都不能超越它,否则就违反了基本的原则。况且在实际当中,一纸空文有何约束力,须有切实的力量作为保障才行。而如果在民意之上存在一个可以否决它的力量,这样的体制也就不是民主制了。

8、对于苏格拉底之死,传统观点要么认为这是城邦暴民对哲学家的迫害,要么认为这是破坏雅典民主制的罪有应得。

9、而且在三十僭主统治雅典的时候,苏格拉底并没有随民主派出逃,也没有出面发声恢复民主政体,这样一来就让人感觉:雅典最喜欢说话的人在雅典最需要他说话的时候却保持了缄默。所以尼采曾经说过:耶稣曾为耶路撒冷哭泣,而苏格拉底从未为雅典掉过一滴眼泪。

10、苏格拉底对“他和城邦间契约关系”的论证:(1)苏格拉底指出,他的父亲是通过雅典城邦的法律娶了他的母亲,并且生下其本人,其本人的生命是由这个城邦赋予的;(2)雅典城邦制定了有关养育和教育的法律,遵守这些法律的父亲根据它们才使苏格拉底长大成人,使苏格拉底可以结婚、生子、享受自己的生活。(3)雅典城邦还规定,如果对国家怀有不满,可以携带财产远离。但是自己没有远离。这说明自己对生活其中的城邦是满意的。这些都表明,苏格拉底与城邦之间始终订有契约。

11、所谓宗教角度的语言,以我们大家都熟知的佛道两家观点来理解就是,宗教意义上的“让人去认识人自己”,简单来说,就是在告诉人们,人本身是一种“虚幻”的存在,人的最终归宿就是回归“神(宇宙本原。即佛教的所成之“佛”和道教的所成之“仙”)”。用佛教的语言来讲,就是人人具有佛性;用道教的术语来说,就是人与道“齐一”。佛道两教的核心意涵,都是在否定人的“实体”性和“实在”性,即只有“世界的本原”才是永恒的。因此,可以说,在苏格拉底与自然(天)相对立的“灵魂”观和以“永恒的善”为旨归的“真理”观,就彻底走向了偏执一端的歧途。

12、------------------------

13、“我不需要的东西这么多”。来源:苏格拉底有一天去逛超市,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感叹道:原来我不需要的东西这么多呀!

14、他的求死之心极强,在喝下毒芹后还不停的走动,希望毒液尽快将他带向死亡。

15、画中所描绘的就是苏格拉底服毒自杀的情节,在一个阴暗坚固的牢狱中展开,苏格拉底庄重地坐在床上,亲人和弟子们分列两旁;牢门半开,从门缝中射进一束阳光,使画中人物在黑暗的背景衬托下格外突出;苏格拉底位于视觉中心位置,他裸露着久经磨难的瘦弱身子和坚强的意志,高举有力的左手继续向弟子们阐述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同时镇静地伸出右手欲从弟子手中接过毒药杯,面临死亡毫无畏惧。弟子们个个聚精会神地倾听老师的演讲,竟忘了老师死亡将至。

16、在第一次申辩中,苏格拉底直言无罪可认,并且说自己是雅典最聪明的人,也是上天派来拯救大众智商的人。熟悉奥斯卡·王尔德的人一定会对苏格拉底这句话露出会心的微笑,王尔德也曾当众夸自己聪明与才华。

17、最为重要的是,儒教还克服了佛道两教的“劣势”:

18、我问他:“凯里亚,如果你的两个儿子是小马或者小牛,我们会给他们请来一个看护照料人,使他们擅长的能力发挥出来。这个看护照料人就是动物饲养员或者农夫。但现在他们是两个人,在你的想法中该找什么人来照料呢?谁有那样的知识能够使人的才能发挥出来呢?我觉得你已经考虑过这些问题了,因为你自己有儿子。是否有那种人存在呢?”

19、美神见我看她,便发出一缕魂音,说:“莫要分心!”

20、我希望你们能意识到我的控告者有两类:那些最近控告我的人;还有那些老早就传播谣言的人。我想我必须首先回应后者来为自己辩护,因为你们首先听到的就是他们的控告,何况这些控告更加凶狠。

21、“哦!”美神浅浅一笑,说:“圣人,那你就满足一下弗洛依德先生的要求吧?”

22、而苏格拉底确实有过对于当时民主政体的不满,他与柏拉图如出一辙地倡导贤能政治,评论过伯利克里津贴制度的弊端,拒绝过寡头政权的任命,这多少会有些令人不快。

23、“昊愚小友,在灵魂的世界,人的尊严是灵魂世界属灵的自由与属灵精神的绝对体现,是公义在神身上的体现。而在人的世界,人的尊严与社会生态息息相关。古希腊是一个城邦式的国家,有着民主的雏形,为此人的契约精神与公义,受到绝对的保护。”苏格拉底以为我在附和他,便叫着我的名字继续说。

24、你们所有人中很多人都听过我的谈话,我想请你们互相交流一下,看看是否曾听过我谈论这类事物,即使谈论过一点点也算。你们议论了之后,就会知道其他一些对我的诽谤也是同样无根无据的。这些传言没有一个是真的。

25、(新浪微博:打开“新浪微博”APP 搜索“本心如荷书店”)

26、我们都是知道,雅典所谓的民主事实上的公民的民主,而公民在雅典城邦所占的比重非常少,广大的妇女、奴隶、外邦移民和未成年人都是排除在民主制度之外的,所以就民主的范围而言,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其次,就希腊的民主的性质而言,是一种非常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不具有普遍性;

27、尽管苏格拉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口号,但是,这种认识是在完全割裂“人天内在”联系前提下对所谓的“人类”智慧的追求,他所强调的从自然向人的“心灵的转向”,实质上是把人作为与自然具有内在区别的一种特殊“实体”来看待的。

28、弗洛依德强调的人的精神需求就是物欲的需求,从而弱化了人灵性的一面。而他是犹太人,犹太人本应尊崇上帝,信仰基督文明,从对神的虔敬中,寻找灵魂的归宿。但他的研究指向,却把人性灵的一面,顽固的引向性欲、情欲、爱欲,强调性对人精神世界的重要性,为此,让人类走向更加的虚无和彷徨。

29、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数”(整数),并创立教派,发现了毕达哥拉斯定理,即勾股定理。这个定理被发现时,毕达哥拉斯宰了一百头牛庆祝,但这个教派是素食主义者,而且连豆子都不吃。

30、对苏格拉底之死的评价,站在不同立场,自然会有不同的看法与结论,不然的话,这个“逻辑悲剧”就不会发生了——苏氏就是被他认为具有“正义”内涵而且要“无条件遵守”的代表正义的法律“正义地”处死的。

31、“你们知道,西塞罗这番话的真实含义吗?”苏格拉底说。

32、B.苏格拉底服从判决的决定表明,一个人可以被不公正地处罚,但不应放弃探究真理的权利

33、 “不自由,毋宁死”,后人的这句话印证了苏格拉底的死之意义。他觉得死了,自己的灵魂就能摆脱肉体束缚,能与神自由的探讨哲学问题了。当然,也就摆脱雅典这种不完美,金玉其外的民主制度的束缚。

34、苏格拉底之死对于西方法治文明的重大意义:也许法律会一时枉正错直,但在世俗之城里只有一个人人必须遵守的法律,只有在每个苏格拉底都服从法律的基础上,雅典人民才有法治的保障。在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必须死,因为雅典的法律需要生存。所以苏格拉底毅然选择了赴死。

35、我们没法说什么“难听”的话,只能文明地说,这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张冠李戴!从根本上讲,苏氏充其量只能与孟子处于同一层次。从理论角度讲,他根本就不能与孔子放在一起来比较和谈论,其间存在的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天壤之别!

36、彼时,雅典已经是一个法制健全的地方,他得到了两次申辩的机会,只要他能打动超过半数的人,就能得到赦免。但以小编的揣测,那时候的的苏格拉底压根没想为自己申辩,而是更想借助这个平台去放大自己的声音。

37、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民主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而言,是遥不可及的,它与现代民主是不同的,它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38、“咦!”听到这里,我心魂一颤,西塞罗的这番话,明明就是把苏格拉底置于神与信仰的地位,让人以哲学作为生命的圭旨,这个评价太高了?难道苏格拉底是与神相类似的生命?想到这里,回想起方才美神对他的尊敬,我不由看了美神一眼。

39、由此也可以看出作为哲人的苏格拉底和智者之间的区别:哲人有对城邦的爱,而智者多满足于做一个“世界公民”,他们在城邦之间游走,不以哪一个城邦为自己的家园。

40、然而,中国的历史明贤中,不缺乏耶稣一样的殉道者,却少有苏格拉底一样的人物。五四以来“我们引进西方“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而“德先生”的核心即是自由。而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就等于苏格拉底主义。

41、这个问题是科学在客观上难以胜任的问题,尚处于“情有可原”的范围之内。但是,诸如我们往期所说的“鬼现象”和“托梦现象(详见《央视撒贝宁和美国人拉里给孔子的跨时空正名》一文)”,虽然也有技术条件限制的客观性,但是,不用“解释不清”来回答问题,反过来却说人们“迷信”和“愚昧”,就是一种典型的“选择性色盲”症状了。这是绝对不可原谅的态度!

42、(古希腊)柏拉图,刘小枫译:《苏格拉底的申辩》,华夏出版社,2017年

43、这样就可以心安理得的,按照原有方式认知和生活......

44、出身于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758年父亲去逝,由其叔父和建筑师德麦戎抚养。他最初的绘画老师是他的亲戚,著名的罗可可画家布歇。之后于1766年和皇家绘画雕刻学院历史画家维恩学画。

45、所谓方法是指思想方法。与还原论思维方式相对应的,就是西方人特有的以逻各斯为核心的思想方法。这种完全出于主观愿望的纯粹思辨的思想方法与还原论思维方式造成的认识缺陷是“配套”对应的,因而同样失去了获得正确认知的目的,进而走上了方向迷失之路。

46、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圣徒和殉道者,至今,没有哪位哲学家像他那样痴迷于过一种正义的生活。他把一个人的生命充分活了出来,从他一生的经历中,我们可以获得启发,体认人生总是会面临各种遭遇,会有得意失意,即使面对不义时,都要坦然接受。

47、显而易见,从“获得性认知缺陷综合征”的字面意义上就可以推知,这种“综合征”是由“认知”缺陷这个“具体”病因引起的。

48、总之,当人类用“静止的”、“僵化的”和“虚幻的”抽象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与自身的时候,本身就已经偏离了正确的认知方式,因而也就永远也不会真正认识自己,更不会正确地认识天地万物。所以,“形而上学”终于“寿终正寝”了。

49、“昊愚小友,弗洛伊德先生,那我就说了。”苏格拉底看着我与弗洛伊德说,“也许在你们眼里,我的死是煽动青年,信仰新神,侮辱雅典神而得的报应,毕竟,现在的书上几乎都是这样写的。更有把我的死提高到政治高度,说是‘体现了哲学与政治的冲突’。在人的层面,这种解释适合时宜,非常恰当,非常再理。为此,后来还有人认为我为自己的名言‘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只看他是否具备自尊与自信两个条件’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认为我把尊严与公义看的很重。”

50、其因在公共场所喜好与人辩论、传授哲学而被以“不敬神”和“败坏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

51、我想,老天再怎么不公,也不至于天差地别,只把机会赐给某些人群,而对其他漠然不顾。恐怕是,有的人群抓住了权力,便再不放开,而有的人群虽然权力到手,却又立即抛弃,由于他们的偏狭和不相容纳。

52、雅典人啊,不知道你们是什么感受。在听了原告的控诉后,我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他们雄辩的语言使我都差点忘记了自己是谁,尽管这些话甚至都没有一句是真的。

53、他与孔子是相反的,孔子善于回答问题,而苏格拉底善于提出问题。他总是不断的对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诸如人为什么要吃饭?为什么有光明与黑暗?善与恶以什么来判定?

54、从空间角度来看,虽然孔子强调和而不同的人际关系理念,但是,这种理念的施行是存在前提条件的,即互相尊重和和平共处。否则,他可能会像他所赞颂的管仲一样,成为不被“夷狄”殖民的民族英雄。换言之,就是发展不被侵略和奴役的“力量”,用“仁智勇”相结合的“勇力”保障自身的安全,并最终使对方“屈服”,进而带领全人类共同去“为仁行义”。在这个意义上讲,孔子学说在当代的表述,就是马克思主义。

55、A.人的良知、道德感与法律之间有时可能发生抵牾

56、苏格拉底没做过正经的工作,整日游手好闲,最大的嗜好就是光着脚走街串巷,并且喜欢用他的毒舌评论所看到的的任何事物。

57、刘春阳老师从中西方生命观的比较引入课程。他首先阐述了苏格拉底在真实历史和思想史上的两种面貌,然后说明了苏格拉底之死的悲剧性,接下来解释了苏格拉底之死的哲学性,最后对苏格拉底之死的评价。

58、雅典城并没有因为处死苏格拉底而重焕辉煌,也没有任何文字记载那些法官们在审判后的心路历程。我想,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没办法面对和说服自己的良知了,他们的灵魂,将笼罩在那位老人孤独而顽强的身影下。

59、“这种想法人人都有,包括我来到古希腊。但克制欲望的是人类的道德与尊严,而不是无节制放纵的肉体。人没有道德的约束,禽兽不如。所以才会出现律法,出现契约,来保证人对神的承诺。但人要违背承诺,享受活在当下的极乐,那也只能说明这个人不能救药了。”苏格拉底说。

60、但比他们更牛掰的是“希腊最聪明的人”。苏格拉底并不关心这些,他觉得我们没有必要关心这些。我们应该关心人是什么,什么是道德,什么是善。人应该去“认识你自己”。柏拉图在《申辩篇》中提到,苏格拉底的一个朋友去德尔菲神庙去问:有谁比苏格拉底更聪明,女神的回答是没有。苏格拉底觉得很奇怪,于是跑到大街上去询问政治家、智者、诗人、工匠,试图证明他们更聪明。但通过对话,苏格拉底发现他们虽然各有所长,但是都发现不了自己的无知,而苏格拉底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正因如此,苏格拉底总是比所有人都聪明一点,“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无知”。苏格拉底有一个经典的比喻:知识就像画圆圈,圈的周长越大,空白越多,就越无知。

61、虽然标题中说的是“西方”哲学的三次危机,但是,它所要表达的意思,其实是“整个”人类的哲学危机(所以,我们在以下行文中,直接用“哲学”取代“西方哲学”一词)。

62、权力意味着选择,没有选择的余地就谈不上权力。选择的范围越大,权力就越充分,反之,权力就越微弱。

63、说其简单是指,只有儒教是整个人类社会唯一可行的修行方式。

64、辩证法到他手里,成为了无往不利的武器。他用一次又一次打碎认知告诉学生,这世界绝不是非黑即白,任何事物在前提条件的改变下也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柏拉图在文集里有收入过苏格拉底的名言,其中有一句是:认识自己的无知就是最大的智慧。

65、那么,我们就平心静气地讨论一下,看看其中的道理何在。

66、最后,我们要说的是,作为东方人和中国人,在我们揶揄西方哲学的时候,在一定意义上讲,还有底气不足和“脸颊发烫”的感觉,因为在宋明时期,中国出了“大儒”朱熹和王守仁两个人,他们没有谨守孔子“不欲言”的门规,并在“流芳千古”的私欲支配下,品尝了这种会让子孙后代倍感耻辱的“思想毒品”。

67、“未经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点评:两千五百年后,打字的我觉得,晚上加班而没有宵夜的我很蓝瘦。

68、另一方面,尽管一些具有良知的科学家(保罗•戴维斯。被誉为“大西洋两岸最好的科学作家”)已经以《上帝与新物理学》为题目,率先开启了这种精神与思想升华的大门。但是,由于人类逻辑所导致的思想观念的根深蒂固,人类的整体还没有从睡梦中醒来,一部分在“魔鬼”控制下正在装睡的人,还在竭尽所能地诽谤和阻止人类回归“神(天,宇宙)”的怀抱。

69、由于相信神学目的论,所以死亡对于苏格拉底而言并不是生命的结束。他宣称听到了灵异的声音,是神鼓励他来到法庭上为自己辩护。在死亡面前,苏格拉底说:“我碰上死亡是一种福气,而我们极大错误地认为死亡是一种恶。”在死之前,他一直与斐多讨论灵魂是否不朽的问题。哲学家的功能就在于将灵魂从肉体中分离出来,一个将自己奉献给哲学的人面对死亡是快乐的,在另一个世界会发现更伟大的幸福:

70、当他在得罪人的道路上一骑绝尘之时,他毫无意外的被送上了法庭,罪名是腐蚀青少年与亵渎城邦神灵。

71、死刑应当立即执行的(那时候没有死缓制度),但恰好遇上了雅典人的求神祈祷平安的节日,这个月不能执行死刑,相当于赢得了一个“秋后问斩”的时间。苏sir既有足够的时间,也有足够的有钱有势的朋友作为后援支持他随时跑路,甚至有一个外邦来的富豪愿意出钱帮助他越狱,当然长长的外援名单中还有他著名的弟子柏拉图。柏拉图出生贵族,祖祖辈辈都是政治家。

72、在公民大会上,由于大会辩论是必要的程序,并直接影响法案与政策的通过与否,同时也是公民政治上显露头角、树立威信的主要机会,因此活跃的政治家一定是雄辩的演说家。平民领袖在公民大会上提出了许多公民没有想到的看法、建议以供公民进行政策选择。普通公民对许多事情毫无看法,遇到不合自己胃口的演讲时,往往用集体鼓噪、呐喊来发泄自己的不满。

73、这个标题是受“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名的命名启发而“自造”的。

74、刘老师接着对比了中西方关于死亡的论述,总结出中国文化会把生命看作一种义务,正所谓“士不可不弘毅”,西方文化则把生命看作个体的权利或目的。

75、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槿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

76、“创世大神的要求是人无论以何种形式生存,都要褒有完美的道德和虔诚的信仰,都要把自己的生命建立在契约精神与互相尊重之上,除此之外,只要不逾越道德的规范,你想怎样创造,怎样生活,那是个体的自由与个体的生命方式。但,人文主义的出现,让人悖离了神的信仰,而宗教徒对神的曲解,更使人无法接受宗教对人道德的约束,从而在信仰之路上愈行愈远,出现了道德的反背。”苏格拉底说。

77、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78、知识即美德:苏格拉底将真和善统一起来,认为真和善是紧密相连的。

79、苏格拉底之死是对正义和法律的最高维护与忠诚

80、于是,只能乞灵于人自己了,乞灵于人们自愿地不做出这样的裁决,乞灵于人们的宽容与良知。换句话说,民主制度本身不是自足的,它有一个缺口,因此它是一个历史性,它只能被特定的人群拥有,如虽然杀死了苏格拉底,却仍不失宽宏大量的雅典的人们。(老猫网友把贝壳放逐法看成对个人权利的不尊重,有点委屈雅典人了。这座城邦用此法解决政争,长久地避免了内部的流血冲突,许多别的民族即便现在也做不到这一点。)

81、刘老师援引黑格尔的悲剧观,认为悲剧的本质并不是邪恶战胜公正(这至多算悲惨),而是两种公正相互冲突,一方必须消灭另一方。

82、所谓遗憾,是指直到今天为止,“职业哲学人”们仍然不知道哲学的真正死因是什么。

83、C.就本案的事实看,苏格拉底承认判决是不公正的,但并未从哲学上明确得出“恶法非法”这一结论

84、所以长期以来雅典民主制度在被肯定为西方民主政治源头的同时也一直被诟病,甚至成为了后期雅典衰落的一个原因之尤其再加上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失败,更是成为了雅典民主政治不堪一击的重要例证,以至于苏格拉底之死也要归咎于雅典民主制度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85、作为以探索真理为核心内容和目标的一种方法,哲学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语言缺陷问题。简言之,在无法对任何一个概念下一个准确定义的前提下,人们所做的任何逻辑推理本质上都是空中楼阁而不堪一击。

86、“嗯!”我想,感觉许多记忆中的故事,也许它的模样本就和真正的历史谬之千里。

87、“人的痴迷就在于对肉体享受的痴迷,这是神没有料到的。所以,创世大神才会不断的差遣自己的使者与子女莅临人间,以道德来教化,就是希望人懂得道德之奥义,来完成自己在人世的修行。”苏格拉底说,“只是,几乎大多数人,活在人世,成为欲望的奴隶。”

88、中西方文化进入生死问题的路径存在差异,中国文化通常靠冥想或顿悟感受生死,西方文化一般靠哲学推理论述生死。

89、苏格拉底之死用生命和鲜血彰显了“多数暴政”这个后民主的重大问题

90、至于黑格尔所说的柏氏的“思辨的辩证法”是“柏拉图哲学中最重要之点”的评价,完全是黑格尔个人主观情感的“共鸣”之见,因为在“哲学”,尤其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已经被送上“断头台”的今天,这种褒誉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与价值了。

91、本案的法官按照法定的诉讼程序,依据当时有效的法律,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以“不敬神”和“败坏青年”的罪名判处苏格拉底死刑。他所认为的正义是,依法使犯罪的人归罪,使其接受法律的制裁。苏格拉底认为判决是不公正的,他作为哲人,所作所为是为了寻找那些至关重要的人类道德和政治问题的答案,而没有法律指控的犯罪意图。但是他认为他和国家之间订立了“契约”,逃监就是不服从法律,是毁约。苏格拉底理解的正义就是“遵守自己和城邦之间订立的契约”。苏格拉底的朋友,例如克力同认为:“雅典的法律不公正,没有理由予以遵守”,因此欲帮苏格拉底逃亡。他们理解的正义是,“人有权违反不公正的法律判决”。所以,可见不同的人对于“正义”概念有不同的理解。D正确。

92、如果你热爱哲学,但却以人类智慧在思维和思考问题,尤其是纠缠于他们为了自立门户而“创造”的那些似是而非(实则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概念术语的时候,那么,你就永远也不会知道哲学为什么会死亡,以及它死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93、关于“西方哲学”问题,还是怀特海(AlfredNorthWhitehead。一译怀特黑德)的概括一语中的:全部西方哲学史,不过是为柏拉图的思想在做注脚。

94、当然,如果雄辩家的意思是讲真话的人,那我就真是一位雄辩家——但绝不是他们那种。我跟他们不同,他们很难说出一句真话,但你们从我口中听到的则会全部是真的。他们说的话都经过了精心的编排,我则是临场发挥,直截了当地说出心中所想,把我认为正确的话语及其证明告诉你们。

95、就城邦内部而言,两次寡头政变,大量人员被杀,政治动荡不堪,尽管民主政体最后恢复,因此设身处地来向,雅典公民对于寡头的敏感程度和容忍度降低是可以感同身受。

96、“如果活在人世不能享受物欲之乐,那么死后即使升上天堂又能如何?”弗洛伊德说。

97、外在形象在大众审美看来属于丑陋,但自己对之自豪;

98、西方人的“逻辑方法”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思想致幻方法,它不仅对解决问题毫无裨益,而且把人类引向了不归之途。整个西方人类思想史和认识史上的悲剧,全部根源于此。

99、哲学学院的周可老师提出《斐多》中关于灵魂不死的论证可用于进行小班讨论,并提供了几个他设计的问题:“如果灵魂并非不死,那么苏格拉底之死还有意义吗”“普通人是否需要经受死亡训练”“作为无神论者,怎么看待自杀现象”。

100、我们在往期相关内容中,已经反复驳斥和抨击过这种人类逻辑的荒唐与可笑(注意,应该明确的是,这种驳斥与抨击并不是即兴的主观情感发泄,而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所提供的严肃的实证基础之上的)。

101、但,不可思议的他,却是那么的简单,以至于简单的让后人把他的死,当成是哲学史上最著名的公案,尤其是他从容饮鸩,无惧生死的过程,更成为许多艺术家笔下的名作。难道,历史真实的虚妄与虚无中的真实,就是这样形成的吗?

102、“灵魂的家是人最重要的归属地,也是哲学的终极问题。几乎每一个人在生命中都会有‘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要到那里去’的感慨,但人穷其一生,没有几个人能证悟这个哲学命题,而如果真正的要想憬悟,除非那个灵魂是智慧的灵魂,并在肉体通过修炼超越五行,或者肉体死后,灵魂被神悦纳,才可能明白这个哲学的终极问题。所以前面道友说‘哲学是忽悠人的东西,它在僵化着人的思想,使人陷入云里雾里,忘记自己的本质’的话,站在人的视域,是非常有道理的。为此,在我的哲学层面,我只希望我的哲学或美学思想,能为人的道德提升提供一把打开人类心智的钥匙,至于打开了心智,想要怎样干,那则是他们人类的事情了。不过我想,在我现在的认识中,只要人类万千人中,能有一人懂我并身体力行的去行动,那就是我的造化了。”

103、雅克·路易·大卫《苏格拉底之死》,描绘的是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临死前的画面。画中的苏格拉底右手准备接过毒芹,左手食指朝天,四周是一些不忍他死去的人,有的掩面,有的皱眉。

上一篇:国庆节手抄报内容20字(短句71句精选)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句子大全

  • 陈安之名言名句励志短文(短句38句精选)
  • 苏格拉底名言名句大全无知(短句19句精选)
  • 小蛮腰作者姜之鱼(短句42句精选)
  • 云朵有点甜之类的网名【网名精选61个】
  • 为之一振(短句66句精选)
  • 打不死的小强网名【网名精选61个】
  • 不义之财造句(短句51句精选)
  • 即将成功之前的网名【网名精选79个】
  • 壹原侑子怎么死的(短句33句精选)
  • 人有感恩之心名言警句(短句59句精选)
  • 王夫之的思想主张三条(短句29句精选)
  • 井底之蛙的故事简短概括(短句47句精选)
  • 鸿鹄之志啥意思(短句66句精选)
  • 陈安之最激励的句子(短句59句精选)
  • 契诃夫之枪(短句38句精选)
  • 表达思念之情的古诗(短句89句精选)
  • 句子大全相关栏目

    推荐句子大全

  • 赞美祖国的朗诵稿短(短句13句精选)
  • 从我做起敬廉崇洁手抄报(短句59句精选)
  • 善待自己的句子(短句54句精选)
  • 大惊失色的意思解释(短句21句精选)
  • 教师节图片唯美(短句40句精选)
  • 歌颂祖国的句子大全(短句73句精选)
  • 鲁迅先生的资料简介200字(短句45句精选)
  • 人心隔肚皮下一句歇后语(短句17句精选)
  • 最新句子大全

  • 苏格拉底之死的评价(短句104句精选)
  • 国庆节手抄报内容20字(短句71句精选)
  • 唐僧上西天歇后语(短句10句精选)
  • 考试必过吉利话简短(短句82句精选)
  • 经典故事大全童话故事(短句26句精选)
  • 关于创新的古诗(短句51句精选)
  • 三年级教师节手抄报大全(短句49句精选)
  • 纪伯伦经典散文诗(短句87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