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会

资讯中心

金年会从足球场到房地产 绿城如何“以客户为中心”?

  • 2025-09-19 10:26:29

金年会 初秋的西安全运村足球场,一场特别的“会议”正在进行——绿城“踢球去”社区足球赛的组织方、业主球员、拉拉队员、“吃瓜群众”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着比赛和组织中需要改善的地方。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杭州,绿城“种春风”公益行动的组委会正和业主代表商议今年助农义卖的细节。这两个场景,恰是绿城两大公益IP走过十一年的生动注脚:“踢球去”与“种春风”从来不是企业单方面的“公益输出”,而是绿城与客户“双向奔赴”的共筑实践,其背后,正是绿城“以客户为中心”核心逻辑的深度落地。公益里的“共筑密码”:“从企业发起”到“客户主导”“今年西安赛区的唐装蹴鞠表演,就是采纳了业主王女士的建议,效果出奇地好。”绿城“踢球去”西安赛区负责人兴奋地介绍道。在“踢球去”十一年的发展中,“用户参与”早已贯穿赛事全周期:赛前,通过业主社群、线下座谈会收集场地布置、赛程安排、奖项设置等建议,仅2024年就收到全国各赛区业主建议32条,采纳率达70%;赛中,由业主、物业、商户共同组成“赛事服务志愿队”,负责裁判协助、后勤保障、现场秩序维护;赛后,组织“复盘会”邀请业主为下一届赛事出谋划策。“种春风”公益行动的“共筑属性”同样鲜明。从最初的“企业组织治沙”,到如今形成“业主志愿者参与全流程”的完整闭环:每年年初,全国各地的业主志愿者已习惯性地自发做活动前期的摸底调查和信息收集工作,然后主动和绿城对接,一起筹划活动、组织落实。不少家庭祖孙三代都是“种春风”活动的忠实粉丝,“每年到那个时候,我们都会自己发起活动。不是绿城让我们做什么,而是我们想一起做什么。”连续8年参与“种春风”的杭州业主陈先生的话,道出了许多用户的心声。截至2024年,“踢球去”累计吸引1.8万名球员参赛,其中业主自主组建的球队占比超90%;“种春风”累计带动超2万名业主参与治沙、助农,种下梭梭树16万多棵,助农增收数百万元。数据的背后,是绿城打破了“企业主导、客户被动接受”的传统公益模式,构建起“企业搭台、客户唱戏”的共筑生态——客户不再是公益的“旁观者”,而是“参与者”“设计者”“受益者”,这种深度参与感,正是公益IP能持续十一年的核心动力。从公益到产品:“客户思维”的全链路渗透公益场景里的“双向奔赴”,并非偶然。它本质上是绿城“以客户为中心”理念的延伸,这种思维早已渗透到产品打造、服务优化的每一个环节,形成“从理解用户需求到创造用户价值”的完整闭环。在产品设计阶段,绿城的“客户参与”早于交房前就已启动。通过“工地开放日”活动,邀请业主走进施工现场,从建材选择、工艺标准到细节设计提出建议。在户型研发环节,组建“业主调研团”,针对不同年龄段、家庭结构用户的需求定制户型,比如为三代同堂家庭设计“双卫双阳台”,为年轻夫妇增加“步入式衣帽间”。“我们不是先画图纸再找用户,而是先找用户问需求再画图纸。”绿城产品研发负责人表示。在物业服务层面,“用户主导”的优化机制同样常态化。各社区成立“业主品质监督小组”,每月召开沟通会,针对保洁、安保、绿化等服务提出改进意见;通过“绿城生活”APP搭建“需求反馈通道”,实现“问题提交—进度跟踪—结果评价”全流程透明,2025年上半年共处理业主需求1.2万条,响应时间平均缩短至15分钟,满意度达94.38%。更值得关注的是,绿城还鼓励业主参与社区公共空间打造——杭州绿城某社区的“架空层改造”,由业主投票确定“儿童游乐区、长者休闲区、健身区”的功能划分。从公益活动的“规则共议”,到产品的“户型共研”,再到服务的“需求共提”,绿城的“客户中心论”从来不是营销话术,而是贯穿“公益—产品—服务”的全链路实践。这种实践的逻辑很清晰:先通过公益活动读懂客户的“精神需求”——比如对社区互动、价值认同的渴望;再通过产品调研把握客户的“居住需求”——比如对空间功能、建筑品质的要求;最终通过持续优化,满足客户从“住得好”到“过得好”的全方位需求。正向循环的价值逻辑:客户认可成就品牌根基在房地产行业进入“存量竞争”的时代,“客户口碑”已成为比广告更有效的“流量密码”。绿城的实践证明,当企业真正把“客户中心”落到实处,就能形成“客户参与—价值创造—口碑传播—企业发展”的正向循环。“踢球去”和“种春风”的客户共筑模式,直接带动了品牌认同感的提升。数据显示,绿城业主的复购率和“老带新”比例均超35%——许多业主因为参与公益活动,对绿城的品牌理念产生认同,进而推荐亲友购房。西安业主刘先生就是典型案例:2021年通过朋友推荐购买绿城房子,2022年加入“踢球去”球队,2023年参与“种春风”治沙,2024年又推荐弟弟购买了同社区房源。“我推荐的不是一套房子,而是我认可的生活方式。”刘先生说。这种认同感转化为品牌竞争力,直接体现在企业发展的韧性上。2024年,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绿城实现合约销售额2768亿元,跃居行业前三;第三方机构发布的《2024中国城市居民居住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绿城连续13年荣膺“顾客满意度领先品牌”。更深远的意义在于,绿城的“客户共筑”模式为行业提供了转型样本。当不少房企仍在纠结“如何卖更多房子”时,绿城已经通过“双向奔赴”的实践,与客户建立了超越“买卖关系”的情感连接。这种连接的价值在于:客户不再是一次性的“消费者”,而是长期的“合作伙伴”——他们不仅是产品的使用者,更是品牌的共建者、传播者。西安全运村的足球场上,“踢球去”的比赛仍在继续,业主们为进球欢呼,为配合鼓掌;而在杭州的会议室里,“种春风”组委会在和业主志愿者们沟通助农义卖的细节。这两个相隔千里的场景,共同勾勒出绿城与客户“双向奔赴”的美好图景。它告诉我们:企业的终极价值,永远在于对客户需求的尊重与满足;当企业把客户放在中心,客户就会成为企业最坚实的根基。这,就是绿城“客户中心论”的核心密码,也是其穿越行业周期的根本所在。(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